主办单位:南充市农业科学院  四川省农科院南充分院
站内搜索:
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
首  页 关于我们 科研成果 人才队伍 科研条件 平台建设 新品种新技术推介 文化生活 办事服务 农科视频
  综合信息 您的位置:首页 >> 新闻中心 >> 综合信息
 
AI画像“科研伉俪”1: 玉米先生郑祖平+甘薯妹妹何素兰
添加时间:2025/3/8 点击量:80 【浏览字体: 打印本页    关闭窗口

专家名片

郑祖平,博士,二级研究员,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南充综合试验站站长、国家级政府特殊津贴专家、天府农业大师、四川农业大学和西华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校外导师、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、四川省劳模。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、农业部农牧渔业丰收一等奖4项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。选育国、省审新品种26个,获植物新品种权13项;发表论文60余篇,参编专著7部。


专家名片

何素兰,三级研究员,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南充综合试验站站长、西南薯区负责人,全国三八红旗手、全国先进工作者。获得省、市科技成果奖励7项;培育甘薯新品种22个,获植物新品种权3项、专利4项,发表论文40余篇,参编专著3部。


他们是全国少有的“夫妻档”国家产业技术体系区域负责人,以土地为纸、汗水为墨,书写“藏粮于技”篇章。


郑祖平是玉米育种专家,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南充综合试验站站长,他常说“一粒种子,关乎万家粮仓”。他带领团队突破抗逆性瓶颈 ,培育的“南玉”系列品种高产稳产,科研成果累计推广7000多万亩,创效55亿元,为粮食安全作出突出贡献。


何素兰专是甘薯专家,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南充综合试验站站长,她总说“小人物就是该钻‘小作物’” 。35年来,她培育出22个南薯系列甘薯新品种,集成多项高产栽培技术,成果累计推广8000余万亩,创效约70亿元。

两人默契十足,郑祖平擅数据分析,何素兰精于表型观测,实验室与试验田的双向奔赴,让育种效率大大提升。这份“1+1>2”的智慧叠加,成就了14项国家专利、100余篇科研论文的丰硕成果。


他们用半生诠释:最浪漫是许国惠民,最深厚的爱情是并肩逐梦。在保障粮食安全的路上,郑祖平与何素兰以科学家之志、夫妻之情,耕耘着充满希望的未来。


(撰稿:张玉娟;编辑:叶飞;审核:潘俊楠)
 
 
主办单位:南充市农业科学院 四川省农科院南充分院 Copyright@2013-2014 by www.ncnky.cn All Rights Reserved
院址: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农科巷137号  电话:(0817)2802557 2800422(传真)  E-mail:ncnks2003@163.com
浏览本网页建议使用分辨率 1024*768,Internet Explorer 6.0或以上版本  蜀ICP备13018755号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