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素兰:科技扶贫“带头人”
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南充综合试验站站长、西南薯区负责人,全国三八红旗手、全国先进工作者。获得省、市科技成果奖励7项,培育甘薯新品种22个,深耕薯类作物研究30年,培育的“南紫薯008”富含花青素,带动川东北地区发展功能型甘薯产业10万亩,帮助5000余户脱贫户年均增收超万元。作为全国三八红旗手,常年驻村开展技术帮扶,创新“合作社+农户”订单种植模式,使科技成果直接惠及田间地头。其团队获评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,个人事迹被央视《聚焦三农》专题报道。

何莉:人才兴院“筑巢人”
人事科科长,长期从事行政管理与群团工作,荣获全省科技事业单位档案工作达省级标准突出贡献,市信访工作先进个人、市委组织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。深耕办公室、人事及群团工作近三十载,以精细化服务为科研团队保驾护航。牵头推进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建设,搭建产学研融合平台,吸引中国农大等顶尖高校人才参与农业科研攻关,助力全院形成“引才—育才—用才”良性循环。

冯晓:巾帼风采“领航者”
办公室副主任,牵头撰写信息建议获市政府领导肯定性批示15篇,荣获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,获评南充市巾帼建功标兵、全市政府系统办公室工作先进个人、全市党委信息工作先进个人、全市政务信息工作先进个人、南充市三八红旗手。连续多年策划“三八”妇女节主题活动,通过《习近平走进百姓家》专题学习、先进事迹宣讲等活动凝聚女性力量,让百余名女职工在岗位建功中感受人文关怀。

余青青:田野追梦“育种家”
油菜所研究员,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、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等科研项目10余项。获省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二等奖2项、三等奖1项,市级科技进步奖3项。扎根油菜遗传育种领域,改进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体系,创制多个优质恢复系,成功育成德恒油900、渝南油683。其参与选育的“南油”系列品种凭借抗逆性强、适应性广等优势,连续多年入选省级主推品种,累计推广面积超百万亩。

屈瑾:精益求精“铁算盘”
计财科副科长,2016年进入单位以来,在财务岗位上兢兢业业,努力钻研,在预算管理、账务核算、年终决算、绩效评价等方面均有突出表现。牢固树立服务科研的工作意识,坚持微笑服务,用心办事。构建“科研项目全周期财务管理”体系,保障全院科研经费规范高效使用。参与科研项目结题验收上百次。连续三年获评院级先进个人,其所在团队成为全市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标杆。

朱玲玲:服务一线“多面手”
计财科财务工作者,会计师。以“数据零差错、服务零延迟”为标准,年均处理财务单据超万份,核算项目300余个,精准保障全院科研、基建、人才等项目落地。兼任工会小组长,参与策划“职工子女暑期研学”“职工运动会”等活动,搭建起科研家庭的情感纽带。

她们以智慧与汗水诠释新时代农业科技工作者的使命,在人事管理、科研创新、财务保障等多领域绽放光彩。她们的奋斗的模样,正是南充市农科院“巾帼绽芳华 科技谱新篇”的生动写照。 |